互联网金融进击升级
当传统金融遇到互联网,金融业将会怎样?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迅猛崛起,以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的业务空白。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步显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2015年后,各类非法集资案件,严重影响了互金行业风气,使得行业发展处于野蛮生长、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环境中。
针对这些问题,监管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互金行业。大批平台或退出,或转型,资源逐渐向头部平台集中。
2019年初,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175号文》指出,应积极引导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
从最近上市互金平台公布的二季报看,机构资金占比逐渐较大。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中心主任薛洪言此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网贷平台向助贷业务转型,以开放平台的形式参与到消费金融角逐中来,开放平台也成为2018年以来消费金融机构之间最主流的合作模式。不管是金融机构还是助贷平台,都有各自的需求,助贷的生命力会越来越强。
从野蛮生长到严监管
2013年,余额宝的出现,令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一夜变天。这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
2014年,互联网金融犹如星火燎原。这一年,“互联网金融”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进一步被大众熟知,微信支付也逐渐普及,互联网金融开始了野蛮生长之旅。
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全国网贷平台成交量达9823.04亿元,同比增长288.57%。截至当年底,网贷行业运营平台达到2595家,同比增长1020家。
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一系列乱象逐渐显现,包括非法集资、恶意诈骗、暴力催收等。网贷之家统计,2015年全年问题平台达到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
“如果说2013―2014年,新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组织、现象不断涌现对原有的金融市场是一种‘鲇鱼效应’,影响偏正面,那么从2015年开始,就进入了问题阶段。”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曾经如此总结道。
上述问题及其蕴含的风险受到了监管的重点关注。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转向守住底线的规范阶段,进入深度洗牌期。
当年8月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实行备案管理。这表明,P2P网贷平台必须取得监管部门备案登记,才能成为真正的合法机构。此后,监管层接连下发多份文件对网贷行业进行强监管,对种种乱象进行整治。
至今三年已过,备案再次延期,暂时没有任何一家平台通过备案。今年年初,P2P网贷行业监管由“双降”升级为“三降”,即由“从业机构数量及业务规模双降”变为“降余额、降人数、降店面”。
这对整个行业都产生极大影响。据网贷天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923家。6月,P2P网贷行业成交额为924.42亿元,同比下降46.36%。
转型助贷 行业亟待升级
在压缩网贷行业规模的同时,监管鼓励网贷平台转型。今年年初,监管下发《175号文》,鼓励网贷平台转型助贷以及消费金融。
从和信贷、拍拍贷、360金融等上市互金平台最近公布的二季报看,平台资金来源多元化,机构资金占比加大,转型助贷的成效明显。
“无论是‘三降’,还是鼓励平台转型,监管的思路都是希望减少行业的风险。”9月20日,上海某互金平台创始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9月18日,和信贷发布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2020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本季度,和信贷与金融以及信托机构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助贷业务促成的借款金额约占总促成借款金额的20%,资金来源逐渐多元化。
拍拍贷二季度财报显示,当季机构资金合作伙伴撮合的借款占总撮合金额的比例,从一季度的30.9%增长至44.8%。
今年7月,拍拍贷通过机构资金合作伙伴撮合的借款金额占总撮合金额的比例超过五成。
微贷网合作的助贷资金方包括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据微贷网副总裁孙玉群介绍,目前微贷网已与全国40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公司助贷产品增量超过60%。
今年二季度,360金融的机构资金合作伙伴数量从一季度的30多家增至60多家,在撮合借款业务总量中,机构资金占比达到85%。
今年8月底,阿里巴巴缔造者马云对互联网金融的表态引起关注。
“P2P从第一天起就不是互联网金融,它是一个有了网页的非法集资产业。”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表示。
在马云看来,经过多年的探求,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最大的区别,就是它能够服务更多中小企业,能够帮助更多个人获得金融服务,它就像滴水、滴灌技术一样,能够帮助很多小的、个人的企业生存和成长。
就像传统金融机构一样,互联网金融的传统玩法同样亟待升级。